相信不少家长在陪同孩子一起进行斜弱视训练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些这么简单的找圈圈、找不同、找方位的训练,真的对斜弱视治疗有用吗?它的作用原理在哪里?与斜弱视的治疗又有什么关系?
这些“简单”的视知觉训练对于弱视孩子来说并不简单
常言道,孩子是每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很多对于成人稀疏平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不大不小的挑战。我们都了解,弱视不仅仅是视力低下那么简单,还存在视功能障碍的问题。我们了解过弱视孩子眼中的世界吗?他们看到的与我们看到的又有什么不一样?
据研究显示,弱视患者图形诱发电位相对于正常人峰时明显延迟。且弱视眼视皮中枢对图形运动感觉及边界对比效应敏感的神经元功能有异常。简单的来说,弱视孩子视觉成像不仅模糊化,还存在碎片化或部分图像缺失、扭曲的问题。
在我们认知范畴中,在清晰完整的图像中找出哪两条游标没有对齐或者找出隐藏的圆圈,的确很容易。但对于弱视孩子来说,在不仅看不清还看不完整的前提下,去完成视知觉训练的学习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等于在缺乏部分关键信息的条件下,仍然要克服困难漂亮地完成训练任务。所以,不要轻视孩子的努力,每一个认真完成训练治疗的孩子都值得万分的鼓励与赞扬!
这些训练与斜弱视治疗又有什么关系?
找不同、找圈圈、辨别方向这些训练真的对斜弱视治疗有用吗?
首先,这些在你们眼中简单的训练都属于知觉学习。其次,弱视知觉学习是以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并用呈现的特殊视觉刺激进行视觉任务训练。
弱视是一种视觉的发育障碍, 可表现为多种视觉功能的障碍, 包括视敏度、对比敏感度和游标视敏度等视功能的降低。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知觉学习可以明显改善正常眼和弱视眼的视功能。
1.提高对比敏感度
弱视表现在中、高空间频率范围的对比敏感度下降。利用正弦条栅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知觉学习研究发现,不同空间频率的训练任务均可以提高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和视敏度。
弱视患者对朝向和位置的缺陷具有特异性。这也是弱视的孩子为什么会容易摔跤的原因。方位信息是视觉刺激信号的重要属性, 在知觉学习研究中方位辨别(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能力通常采用对正弦条栅方位差的分辨能力来表示[4,5]。而知觉学习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方位辨别能力。
3.提高轮廓察觉力
弱视眼还表现在一定的空间整合能力障碍。空间整合是分割可视图像和感知轮廓和边界的一种能力。在轮廓觉察任务中,Gabor视标被认为是合适的刺激元素,因为它们没有边缘的提示,对比度、大小、空间频率、方位和空间位置均可被利用和处理。
所有看似简单的训练背后,都蕴含着不简单的原理及学术支撑。所有简单的事情一旦加上时间的长度,就会变得不简单。弱视的训练治疗也是一样的。无论对于坚持每天训练治疗的孩子,还是同样每天坚持陪伴的家长而言,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时间也是公平的,坚持的尽头总会有希望的曙光在等候。医生笑着对你说“孩子视力正常了,以后不用再来医院了”,这美好的一天也在翘首以盼的等待你们的到来。